巴盐古道上的石柱土家文化

  巴盐古道因其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,被《中国国家地理》杂志赞誉为“中国第五大古道”,与丝绸之路、茶马古道、玉石通道、蜀道伯仲相当。2016年,笔者主编的巴盐古道作品集《盐道记忆》出版,重庆卫视《旅食天下》栏目予以报道。反馈回来的信息中,有人对书中的传说典故表现出浓厚兴趣;有的将其作为学校民族文化和乡土文化教材融入课堂;有人在做更深层次的思考,甚至产生提炼盐道精神的灵动;石柱县民宗委还将其作为民族文化成果上报市民委。总之,本书的编辑出版,产生了较强的社会反响,这是我始料未及的。

  那么,这条巴盐古道,与渝东石柱土家民族文化有无固有的历史渊源?我们探究它有何历史和现实意义呢?

  神奇独特的盐道

  长江三峡库区曾有长时间井盐开采的历史,忠县、石柱均存遗迹。由于盐巴贸易的兴盛,从石柱西沱、沿溪和忠县东溪出发,经由湖北,延伸湘黔,形成了上千公里的运输线。这一条条盐大道,构成了我国贯穿武陵山连接东西的经济大动脉。从那个时候开始,石柱就已经是渝东地区的交通枢纽门户。直到20世纪70年代,川汉公路(国道318)的修建,这些用脚走的盐道才逐渐被废弃。

  石柱方圆3012平方公里,县内的方斗山、七曜山海拔落差在1000米以上,是上千公里的巴盐古道上,最为险峻的地段,笔者主编的《盐道记忆》对此有详细记载。从长江边出发,翻越方斗山、七曜山有四条主干道:西沱-王家-石家-黄水-冷水(枫木);西沱-王场-鱼池-悦来-三益-桥头-三河-南宾;沿溪-鱼池-黄水-冷水(枫木);东溪(忠县)-万朝-大歇-龙沙-三河-沙子-金竹-洗新。这四条主干道上,几乎每30里就兴起一个集镇。全县33个集镇,有25个处在巴盐古道上。

  一个县境内的集镇,被巴盐古道连接和涵盖得如此集中,实属罕见,这是渝东石柱独特的盐道交通现象。

  解放前修建的石忠公路,解放后修建的川汉公路、沪渝高速公路石柱段、渝利铁路,正在修建的梁黔高速公路,都是沿巴盐古道开凿。因为占据地利,石柱巴盐古道才会最终实现“渝东交通枢纽门户”的华丽变身。气势恢宏的现代化交通大格局,在渝东南、渝东北地区,首屈一指。

  石柱是长江干流唯一的土家族自治县,有了便捷的交通,繁荣的经济流通才有文明的积淀。开凿阡陌交通,修建地上构筑物,本身就是一项文明活动,这是渝东石柱土家文化兴盛的经济基础。

  盐巴道上的啰儿调

  在石柱土家山寨,有“斗锣”的习俗。红白喜事,岁末年尾,四五个人围坐一起,开始“斗锣”。中间敲鼓者兼指挥,配以大锣、掌锣、钹镲等简单乐器,遵循祖传之锣谱,有节奏地敲打出各种美妙音乐。在“斗锣”中,锣是最为常用的敲击乐器。结婚娶亲的路上,每过一座山,每过一条河,大家都要打上一阵锣。打击大锣时,不同的节拍,便有不一样的旋律。当地民歌啰儿调中的“哐扯”“啷啷扯”,与“斗锣”声音一致。

   《盐道记忆》一书,收集本土作家采写的巴盐古道作品70篇,近20万字。书中记载了云梯街、陡邆子、纱帽天梯、回面坡、摩天坡、天转溪、铁门槛、大寨坎、三连冲、三剑溪等。这些石柱境内巴盐古道上的地名,单是听一听,便令人胆战心惊、望而却步。但勇敢的土家人却从这些地方走过,而且背着沉重的盐巴和粮食。他们翻山越岭,钻洞趟水,艰难跋涉。也只有在这样的崇山峻岭中行走,在这样长途背运的沉重压力下,他们才能唱出“啰儿调”那样惊天地泣鬼神的歌谣。直到今天,巴盐古道上的石柱土家山寨,虽有便捷的公路铁路,仍有“啰儿调”的传唱人,有“啰儿调”之乡。

  享有“太阳歌手”之誉的石柱土家汉子江小平,一直倾情演唱啰儿调。在他那起伏跌宕的原生态歌声中,我们能听到背脚子闲暇时的打趣逗乐,踏平方斗山、七曜山的豪迈长啸,爬坡上坎负重前行的疲劳叹息,因背井离乡孤独寂寞而对压抑的粗野宣泄,还有对压迫者、盘剥者的声声诅咒。也只有亲身走过方斗山、七曜山盐道,登攀过三尺石板路的人,才会将这些民歌唱得有滋有味。

  啰儿调高亢激越、荡气回肠,不拘形式、直白粗俗,顺手拈来、即兴作歌。调同词不同,内容丰富,变化多端。这些特点,与长江纤夫、劳动农民有节奏和固定的号子有明显区别。“啰儿调”是石柱境内特有的“盐道”文化。

  《太阳出来喜洋洋》这首民歌,是在渝东石柱土家“啰儿调”基础上提炼出来的,石柱已经将其为代表的“啰儿调”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然而,曾有段时间,《太阳出来喜洋洋》这首世界经典民歌以及啰儿调的主要发祥地之争,让本地的土家人深感困惑。世代传唱的啰儿调,很可能被人据为己有。

  啰儿调源于何处,令人疑惑。因为没有系统挖掘整理,没有找到这一文化的源头。而无源头的文化研究,必然如散落的树叶,缺乏自信,更难于服人。巴盐古道的闪亮登场,便如神来之笔,奠定了“啰儿调”文化的根基。

  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,根植于生活。啰儿调的旋律中,有如飞鸟,直上云霄;有如小溪,悠扬恬静;有如山鸡,欢快雀跃;有如处子,顾盼生情;有如林涛,低沉徘徊;有如野马,奔放不羁;有如洪水,汹涌澎湃;有如惊雷,撼天动地。这也是渝东巴盐古道上高山深壑、险关隘口、平坝大川、灌木林荫、羊肠小道等场景生动鲜活的记录。

  啰儿调,是方斗山、七曜山这段巴盐古道上长出的文明之树,《太阳出来喜洋洋》便是树上熟透的果。

  文化根基穿古今

  一代又一代土家人活跃于巴盐古道上。这些被称为“背脚子”的力夫,不仅仅运输盐巴,还运输粮食、牲畜、树木、桐油、烟叶、生铁、瓷器、兽皮、灯草等货物,既有国家战略物资,也有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用品。

  沿着这些古盐道,30里兴起一个集镇。因盐而兴的客栈、歇脚店子、村落、寺庙祠堂、风雨廊桥、吊脚楼、跳磴河等随处可见,比如黄水的谢家店子、鱼池万家店子、大河嘴江西会馆,沿溪镇清明村一段20公里的盐道上便有纱帽山、粮食店、石门、高家院子等古客栈。

  蜀文化、巴文化、楚文化,长江文化、山地文化,汉文化、苗文化、土家文化,在方斗山、七曜山的巴盐古道上交织融合、相得益彰。运输大通道上,民族大融合,文化大碰撞,最终孕育出“啰儿调”,诞生了世界级文化精粹《太阳出来喜洋洋》。

  物质决定意识,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。发达的路,繁华的物流,促进了渝东石柱土家民族文化的发展。分布广泛的古盐道、古客栈、古集镇、寺庙祠堂、传统村落、吊脚楼和“啰儿调”、摆手舞、斗锣、“玩牛”等,支撑起源远流长的盐道文化。

  方斗山、七曜山巴盐古道,是渝东石柱土家族神奇而独特的“盐路”文化之根基,贯穿古今。

  巴盐古道文化的现实价值

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。神奇而独特的巴盐古道在境内汇集,产生了石柱独特的人文环境。经济大通道上,民族大融合、文化的大碰撞中,产生的厚重文化积淀,在历史演变中锻造了石柱土家人开放包容的品格。在石柱生活和工作过的人,都会对石柱土家人的开放包容由衷的点赞。这正是石柱境内巴盐古道的重大历史贡献,也是我们在招商引资、制订发展规划中的文化自信和文化优势。

  石柱是一个旅游大县。方斗山、七曜山属于典型的山地地形,海拔落差大,一山有四季,十里不同天。境内有黄水国家森林公园、千野草场、西沱云梯街、三教寺、银杏堂、十里荷塘景区景点等,春夏秋冬都能找到可游之地。从目前已经开发的旅游景区,和正在打造的旅游景区以及已经规划的旅游景区的分布上看,它们都处在巴盐古道上,摆脱不了巴盐古道的身影。

  在贫困山区,开发利用巴盐古道,对于实施乡村旅游精准扶贫,打造长效增收产业,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。纱帽山古客栈、灵山佛、回面坡、油草河、江西会馆、枫香坪、大寨坎等旅游景点开放,可承担起脱贫攻坚的历史责任,让古道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。保护和修复古道上的健身步道、客栈、风雨廊桥、战争遗址、传统文化村落、会馆祠堂寺庙等,接纳四方游客,可为打造石柱康养生态旅游增添了丰富而亮丽的色彩,也完全契合康养生态旅游的本质要求。开发巴盐古道,助推旅游扶贫,依然具有现实意义。

  渝东南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县,唯石柱处在长江边,境内有三个乡镇靠近长江。而今,石柱已经形成“四高一铁一港”渝东交通要津,区位优势明显提升,这必然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大发展。这些要件的形成,为石柱融入长江经济带和“一带一路”的国家发展战略快车道,奠定了良好经济和文化基础。

  石柱不仅仅局限于重庆、中国,将会走向世界;石柱康养生态旅游,也不仅仅面向重庆和中国,必将接受世界。石柱的未来可以更高。

  巴盐古道,是石柱文化的基石,也是石柱土家文化的魂。(作者 罗涌)

[打印]

[责任编辑: 石柱刘榕]

  1. 这次玩个大的,11省市网信办共同承办,网媒人共舞长江经济带
  2. 习近平对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系列活动纪实